甘做越剧百花园中一棵草

知识2024-05-09 18:39:1317639

原标题:甘做越剧百花园中一棵草

甘做越剧百花园中一棵草

( 2021-10-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陈国良(中)在自己原创作品的越剧园中名家演唱会上。受访者供图

於泽锋

不久前,百花“越风剡韵”陈国良越剧原创作品名家演唱会在杭州萧山剧院举办,棵草10位梅花奖演员齐聚杭城,越剧园中为这位来自嵊州的百花“业余”作曲家助阵。

数十年里,棵草陈国良创作了百余个作品,越剧园中其中不少获得全国大奖。百花许多越剧名家凭借他创作的棵草曲子获奖并被观众熟知。

一场演唱会,越剧园中引来10位梅花奖演员助阵

在杭州拱墅区三塘兰园小区的百花家中,73岁的棵草陈国良与笔者谈起9月24日那场历时3个小时的演唱会时,仿佛还沉浸其中。越剧园中

演唱会上,百花这位在后台耕耘多年的棵草老艺术家走到了台前。这是由陈国良的徒弟们组织发起的演唱会,共有24位越剧名家新秀参演,其中有10位梅花奖得主:华渭强、黄美菊、陈辉玲、张琳、王志萍、陈飞、蔡浙飞、方亚芬、王滨梅、吴凤花。

陈国良精心挑选了24个原创曲目,回顾了他几十年来的创作成果。在过去的数十年时光里,陈国良为这些越剧名家量身定做曲目,其中不少人凭借他创作的曲子获奖,比如蔡浙飞就是凭陈国良创作的《牡丹亭·叫画》获得梅花奖,而陈国良创作的折子戏《官人好比天上月》,让王滨梅百唱不腻。

正是这些经典曲目,成为陈国良和这些越剧名家交流情感、产生共鸣的桥梁。获悉陈国良要举办演唱会,大家纷纷到场,登台献唱。

陈国良1948年出生于嵊州,1964年考入嵊州越剧团。1981年赴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两年。1983年,回到嵊州后,他被任命为嵊州越剧团副团长。1995年,他调到嵊州越剧博物馆工作,1997年被借调到浙江文艺影像出版社。从此开启了漫长的编辑生涯,直至退休。

因为从事的是编辑工作,而非专业剧团的作曲者,陈国良自称是业余作曲家。在浙江文艺影像出版社工作期间,陈国良和社里约定,工作的同时,不能不让他作曲。出版社领导欣然同意,原因无他,陈国良在奔赴各剧团作曲的同时,也便于联络和收集资料,有益于出版工作。

在出版社工作期间,由陈国良牵头,耗时8年编著而成的多媒体出版物《中国越剧大考》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华优秀出版物”影像奖,另一部著作《中国越剧大典》则获第十四届浙江“树人出版奖”。

与此同时,陈国良也在作曲上收获了成就与荣耀,赢得了圈内认可。截至目前,由他创作完成的戏曲音乐及电视剧音乐已达百余部。

百余作品,最钟情《九斤姑娘》与《牡丹亭》

越剧名家名段,绕梁三日,余音未绝。

演出当天,面对数十位越剧当红名家,陈国良仍不厌其烦指导着他们的唱腔。对于自己创作的曲目,他如对待孩子般呵护,力求还原创作思想和其中蕴含的无限情感。

“这24个曲目,虽然不是我创作的全部,但都是我精挑细选的,算是对我创作生涯一个最好的展示。”陈国良说,筹备这样一场演唱会,人力物力投入很多,在结果呈现上,他个人还是很满意的。

回顾自己创作的百余个作品,陈国良最满意的便是越剧《九斤姑娘》与《牡丹亭》。其中,《九斤姑娘》是为浙江越剧团创作的,获得了中国戏曲最高学术奖——中国戏曲学会奖。而《牡丹亭》则是他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量身定做的。

“在越剧的百年历史中,各种版本的《九斤姑娘》长演不衰,2010年浙江越剧团重新创作排演这部剧,把作曲任务交给了我,这中间,我做了很多探索。”陈国良说。

“在草根越剧《九斤姑娘》的音乐创作中,我查阅了现存的大量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把越剧孕育时期艺人们所创立的颇具艺术特色的四工合调、哀哀调、吟哦南调和吟哦北调融入其中。”陈国良的这番尝试,不仅抢救保护了老腔老调,也使作品曲调原始纯朴,真切自然,极具艺术感染力。

为增强作品的丰富性,陈国良又融入了平湖调、莲花落、鹦哥戏等唱腔,这些或婉转或轻快的曲调,充分贴合了作品的人物和场景。

“演出之后,反响很好,北京的专家特地前来调研,召开座谈会。他们说,这个戏的成功首先在于音乐。对于其中的老调,他们之前没有听过,只在越剧史的记载中看到过,觉得新鲜生动。”陈国良说。

陈国良另一得意之作便是《牡丹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30多年了,始终走在戏曲前沿,他们传承流派的同时,还要有对未来的探索。我的本意是想写一个未来的唱腔,有一点小小的野心,最后排了《牡丹亭》。”陈国良说,在那次创作中,他从《牡丹亭》折子戏入手。演出之后,反响不错,他接着创作完成了一个3个小时的大戏。其中,由蔡浙飞、章益清演绎的越剧折子戏《牡丹亭·幽媾》已经成为网红戏,传播最多最广。

“在我看来,戏曲一定要有韵味,能抒情。我把越剧的情感色调概括为凄美,《西厢记》《梁祝》《牡丹亭》无一不是。像《牡丹亭》这样唱词写得十分优美的本子并不多见,因而这样的创作机会也十分难得。”陈国良感慨道。

两位名师,在他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陈国良倾注于戏曲创作的一生中,有两个人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第一位便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著名音乐家何占豪,另一位则是越剧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傅派创始人傅全香。

“我至今觉得非常幸运,他们的教导,让我终身受益。”说起两位恩师,陈国良难掩激动。

结识何占豪是在陈国良赴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期间。“他那个时候50多岁,是音乐作曲系主任,他特别提倡‘老师挑学生,学生挑老师’的教育理念,擅长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授。在随后的日子里,他更是直接让我们参与创作,各大越剧团有任务下来,他先让我们写,边写边改,边改边问,这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作品出来了,他笑嘻嘻地对我说,‘国良,这是你的稿费。’对于当时的我而言,真的特别感动。”陈国良回忆道。

“何占豪老师还谈到,作曲一定要找到戏中人物的闪光点,这样的曲子才有灵魂。这为我后来为傅全香老师创作越剧《李清照》提供了帮助。当时,我接到傅全香老师的电话,邀请我共同创作。我空着脑袋去的,心里没底,于是反复读剧本,最后在读到赵明诚死后,李清照祭拜亡夫,纸钱撒在空中的那一刻,我抓住了这个人物,‘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感觉终于到位了,这都是何占豪老师教给我的技巧。”陈国良说。

时至今日,陈国良和何占豪还保持着紧密联系,他时常去上海登门请教。“何占豪老师有个特点,他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比如让我创作越剧交响乐,他会鼓励我写,大胆写。我在写的过程中,慢慢地摸出了一些门道。当时,何老师指着我的作品对我说,‘国良啊,你的《毛泽东与杨开慧》让我听着很感动啊。’这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分量不轻。何老师举办自己作品的音乐会,都会留一些曲目给自己的学生,展现学生的作品,由此激励我们不断提高创作技巧和创作热情。”

和傅全香结识,则是在陈国良任嵊州越剧团副团长期间。“傅老师有一次回嵊州,我们提出聘请她担任团里的艺术顾问,她觉得能为家乡的越剧事业出力,很开心,因而欣然同意。越剧《大义夫人》就是傅老师参与创作的。1990年,我们剧团的演员陈岚就是凭借这出戏,获得了‘白玉兰’奖。”陈国良说。

“和傅老师结识,剧团与我个人都受益匪浅。创作越剧《李清照》时,在上海戏曲学院后面那条街上傅老师的家里,我住了一个多月。傅老师家吃饭都是用小碗,第一次吃饭,我吃了三碗,她问我,‘小鬼,吃饱伐?’我说,吃饱了。她说,‘你肯定骗我。’第二天,她就专门买了一个大碗回来。傅老师在生活上很节俭,苹果买多了,干瘪了,她就泡在开水里,等到重新丰满了,再拿来吃。我说,苹果都这样了,丢掉好了。她说,‘小鬼,丢了多可惜。’那个时候,傅老师70多岁,已经名满天下。”陈国良回忆。

最让陈国良钦佩的是傅全香的创作态度。“为了写好《李清照》,傅全香沿着李清照南逃路线,从山东走到了浙江,一路走一路感受。李清照喜欢猫,她还专门买了一只猫来养。三年当中,她一直围着‘李清照’这一人物转,尽可能贴近这个人物。在创作过程中,从剧本到曲子,都仔仔细细地过问。她的这种创作精神和创作热忱让人很感动。”陈国良说。

“越剧因为有了傅全香这样的人物开宗立派,才有了流派。流派之后,越剧往哪走?我一直在探索。我们要有一些新的尝试,具有前瞻性的,作品写出来要让人觉得好听,从而被更多人所接受,去传唱。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那么一两个保留下来,也就足够了。”时至今日,陈国良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创作热情。他说,“在越剧的百花园中,我甘做边上的一棵草,增添一点绿,也算是为越剧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jiemengs.com/html/442b99893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登陆UE5 战役实机首曝

平顶山149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名单公布(附咨询电话)

拉美国家努力补齐基建短板(国际视点)

北京局部聚集性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 但疫情输入风险始终存在

哈马斯同意停火提议,本轮巴以冲突将走向结束?

张江科学会堂今年年底竣工 明年二季度启动压力测试

湖北碧水保卫战先进集体与个人揭晓 100个河湖库400个单位800名个人上榜

千亩樱桃园 种出致富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