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石窟:家园美好待“游子”归来

热点2024-05-10 07:26:1124

原标题:天龙山石窟:家园美好待“游子”归来

新华社记者王学涛、游子解园、天龙马志异

除夕夜,山石一位在海外漂泊近百年的园美“游子”——天龙山石窟第八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好待与全国人民共庆团圆。游子

这“回家”一幕令人动容。天龙

镜头定格在佛首上,山石肉髻低平,园美脸庞圆润,好待新月眉,游子高鼻梁,天龙薄嘴唇,山石双目微闭,园美嘴唇微抿,好待笑意盈盈,看上去庄严而温暖。

新年钟声敲响,于灏仍兴奋得难以入眠。身为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馆长,他在这里已工作24年,终于等来第一件从日本回到祖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造像。

天龙山石窟距离山西省太原市市区30多公里,东魏大丞相高欢、北齐文宣帝高洋曾在此修建避暑宫、开凿石窟、兴建寺院。天龙山石窟始凿于北朝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唐等不同时期开凿,现存洞窟25个,造像500余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20世纪20年代,在日本文物古董商山中商会等的驱动下,石窟遭到大规模盗凿,绝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国外。

这次回归的佛首就是其中之一。佛首长33.7厘米、宽30.4厘米、高44.5厘米、重55.5公斤。专家认为,它源自天龙山第八窟北壁佛龛内佛像,应在1924年前后被盗。

第八窟是天龙山石窟唯一的隋代石窟。根据窟前壁《石室铭》记载,此窟于隋开皇四年,由当时驻守晋阳(今太原)的杨广为其父母祈求功德开凿。造像上承南北朝之风格,下启唐代丰盈秀腴之先声,是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的重要实例。

“每次走进石窟,总感到一种心痛的美,渴望流失的造像能回归故里,身首合一。”于灏说。

近年来,各级政府、文物部门在加大石窟保护的同时,积极找寻流失海外的“游子”。

2015至2017年,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全面实施了石窟抢险加固保护工程,有效地排除了险情。2018年起,太原市政府组织实施了“天龙山景区提质工程项目”,周边环境和基础服务设施都得到极大提升。目前,当地正在开展天龙山石窟赋存岩体破碎带的加固保护工程。

记者驱车穿过一条蜿蜒整洁的景观路,远远地望见天龙山石窟掩映在青山翠柏中。仿唐建筑风格的游客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

“目前看,石窟的安全隐患已基本消除。天龙山石窟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于灏说。

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在市文物局的领导下,从2014年起历时6年,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合作,采集到100余件天龙山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实现11个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让流失文物与原始环境全方位虚拟合体。

为全面展示天龙山石窟艺术,当地计划让数字复原展一边在国内外巡展,一边在天龙山石窟数字博物馆内永久展出。

“大部分流失造像数字化回归后,现在国家文物局又让一件实物回归,非常高兴、感激、自豪。”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说。

2月12日至3月14日,回到祖国的这件佛首将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国家文物局表示,会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国际共识,在具备安全条件下,将佛首送回天龙山石窟。

家乡父老对它的归来翘首以盼。

刘玉伟告诉记者,太原市文物局已初步拿出方案,佛首回归后将在天龙山石窟数字博物馆进行保存和展示,待条件成熟时跟随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一起巡展。

“流失文物寄托国人情感和文化记忆,这次佛首回归祖国,必将凝聚民心、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刘玉伟说。(王学涛 解园 马志异)

本文地址:http://www.jiemengs.com/html/111d99926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布伦森43+6+6尼克斯逆转步行者1

“爱心超市”资金难题怎么破?云南“罗平模式”了解一下

云南警方推进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云南大姚县长为138户贫困户直播卖货 一小时卖掉11吨核桃

可令黑客远程接管账号,消息称仍有 2380 台服务器未修复 GitLab 重大漏洞 CVE

武定壮鸡闯天下

第三届华为“未来种子计划”活动闭幕式在萨格勒布举行

云南南涧:“六村同创”打造幸福宜居岩子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