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寄情韵味长

百科2024-05-10 07:09:072186

原标题:折柳寄情韵味长

2月20日晚,折柳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寄情伴随着悠扬的韵味乐曲《送别》,演员们手捧发光柳枝,折柳缓步进入场地。寄情微风轻拂,韵味柳枝摇曳,折柳这段表演是寄情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健儿依依惜别。在中国古代,韵味送行者往往会折一条柳枝,折柳送给要远行的寄情亲朋好友。独具东方韵味的韵味折柳寄情把闭幕式表演推向了高潮。

杨柳吐翠,折柳生机勃勃,寄情绿柳是韵味春天的象征。人们向往春天,爱春惜春,欲留住春天,也是人之常情。万千垂柳,婀娜多姿,柳条细长缠绕、情意绵绵,人们常借杨柳表达无尽的怀念与相思。《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赋予杨柳留别的意境。刘禹锡有“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的吟诵,唐彦谦有“晚来飞絮如霜鬓,恐为多情管别离”的诗句。柳絮之“柳”与“留”谐音,“絮”与情绪之“绪”谐音,古人折柳相赠,蕴含难舍难分、依依不舍之意。此外,古代有“榆树救荒柳树祛病”之说,以柳相赠,有预祝好友长途跋涉百邪不侵,旅途平安之意。

唐朝时,在灞桥设立驿站,长安人送朋友东行,出长安城到灞河边就不再往前送了,于是在灞桥之上依依惜别,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据《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于是“灞桥折柳”赠别朋友成为一种风俗。唐人吴融在《咏柳》一诗中写道:“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李白也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由于灞桥之上,无数次上演依依惜别的场景,故灞桥又被称为“销魂桥”。《开元天宝遗事》中说:“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销魂桥。”刘禹锡有诗句:“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沈彬也有“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的诗句。久而久之,“灞桥折柳”演变成一种传统,沿袭历朝历代。

晚唐诗人雍陶出任简州(今四川简阳县)刺史。有一天,雍陶送客到简阳城外沱江上的“情尽桥”边,向左右问起桥名的由来,身边随从回答说:“送迎之地止此。”雍陶听后,大为伤感,联想到灞桥的折柳赠别,提笔将桥名改为“折柳桥”,并写下一首七言绝句:“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宋代以后,京城东迁,灞河垂柳已不再有昔日的郁郁葱葱,灞桥之上车马辚辚的离别之景也少见了。宋代词人柳永在《少年游》中写道:“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明人徐复祚也有“则看他迎风袭袭,笼烟袅袅,肠断灞桥滨”的诗句。清朝时,灞桥之上的缠绵离别之情已不复存在,只有古道沧桑,残阳夕照,柳絮飞舞。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时任河东监使的朱集义咏诗作画,描述了关中八景,其中《灞柳风雪》一诗写道:“古桥石路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

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表演中,柳枝翩翩飞舞,似离别愁绪,也是在播撒希望的种子。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有强大的生命力,插土就活,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所以,折柳赠别还蕴含着美好的祝愿,希望亲朋好友到了新的地方,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像柳条一样很快地生根发芽,长成一片新绿。(■郑学富)

本文地址:http://www.jiemengs.com/html/768e99860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全面赶超GPT

“疯狂”冰雪季:追不完的谷爱凌苏翊鸣,抢不到的票

新加坡汇款回国资金被冻结?!这方面法律你不得不知

前11月中欧班列货物运量已超2022年全年,前11月中欧班列货物运量已超2022年全年

创业板两融余额增加6.23亿元

巴克利:3次攻破枪手大门证明我们在进步,战曼城也要这么踢

贝西诺谈自己被踢出拉齐奥比赛名单:接受这个决定,但我问心无愧

上海贝岭(600171.SH):目前半导体市场整体而言尚未回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