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布业始祖黄道婆:传艺与创新 改变了中国人的穿着打扮

综合2024-04-28 13:09:328997

原标题:海南周刊 | 布业始祖黄道婆:传艺与创新 改变了中国人的海南黄道穿着打扮

文\本刊特约撰稿 金松

中国纺织史上,有两位被当做神灵祭祀的周刊着打女性,一位是布业变中扮黄帝元妃嫘祖,传说她教民育蚕治丝而被后人尊为“先蚕”;另一位是始祖宋末元初的黄道婆,她被道教尊为“金丝娘娘”、婆传纺织神,艺创同时也被纺织从业者尊为布业始祖。新改

流落崖州,国人回哺乡土

“乌泥泾被”享誉海外

上海曾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黄婆婆,海南黄道黄婆婆,周刊着打教我纱,布业变中扮教我布,始祖二只筒子,婆传两匹布。艺创”这里说的新改“黄婆婆”,就是历史上的黄道婆。

黄道婆塑像。

黄道婆又名黄婆、黄母,据王逢在《梧溪集·黄道婆祠并序》中的记载,她是松江府乌泥泾人(今上海华泾镇),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而流落崖州(今海南三亚崖州区)。大约在元朝元贞年间(1295年-1297年),黄道婆得海船返程的便利而重新回到松江乌泥泾。

黄道婆重返故乡时,当地植棉业、纺织业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纺织技术仍旧非常落后。为此,黄道婆不但将积累了几十年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周边乡民,而且还对当地的棉纺工具进行了大量的改革,由此创造出一整套的棉纺织成熟工艺。在她的努力下,乌泥泾出产的被褥织物十分畅销,“乌泥泾被”的名气不胫而走。之后,附近地区也都竞相仿效,松江一带逐渐成为全国的棉织业中心,历经数百年而不衰。

清朝以后,松江一带的棉纺织业更加发达,当地出产的棉布不但行销大江南北,甚至还能远销国外,获得了很高的名声。当时,松江一带不但是国内有名的“粮仓”,而且还有“衣被天下”的美誉,惠及了全国的百姓。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棉纺织业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当地妇女所创造的财富并不亚于男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她们的家庭地位。与此同时,棉纺织业的兴起也改变了当地单一的产业结构,这对于苏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和城镇化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明清时期的四五百年间,以苏州、太仓、松江为中心的苏南地区一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而这一繁荣局面的形成,无疑也包含着黄道婆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

黄道婆纪念邮票。

创新棉纺织技术

改变了中国人的穿着打扮

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对黄道婆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赞她是“十三世纪杰出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那么,黄道婆做了哪些具体的贡献呢?

据陶宗仪《辍耕录》中的记载:“闽广多种木绵,纺绩为布,名曰‘吉贝’。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种于彼。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按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松江一带虽然已经种植棉花,但棉纺织技术十分落后,就连摘脱棉籽也全部依靠手工,更不要说纺纱织布了。黄道婆回到家乡后,将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技术推广到当地,全面解决了从脱棉籽到弹棉花、从纺纱到织布的主要工序技术难题。

华东师范大学所藏脚踏三锭纺车,纺车上的老妇像据称是黄道婆。

在《辍耕录》中,陶宗仪具体指出了黄道婆推广的4项技术更新,即“捍、弹、纺、织”:

所谓“捍”,就是擀棉籽。在黎族踏车的基础上,黄道婆和当地木匠合作发明了专门脱棉籽的“搅车”,这样可以通过手摇或脚踏将棉籽挤出来,而不再需要费时费力去手工挑拣,极大提高了脱棉籽的效率。

所谓“弹”,就是弹棉花。当时,苏南一带用来弹棉花的弹弓太短,效率很低,黄道婆将之改为四尺长的大弹弓,并改用弹锤敲击绳弦的办法代替用手拨弦,这样既省时省力,弹出的棉花也更加蓬松洁净。

所谓“纺”,就是纺线。黄道婆的一个重大技术革新是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它不但可以同时纺三根线,而且脚踏的方式解放了双手,让纺纱的效率大为提高,质量也更有保证。这一技术,比当时的欧洲要更为先进。

所谓“织”,就是织布。黄道婆有着数十年的棉纺织经验,她总结出一套完善的“错纱、配色、综线、絜花”的工艺流程,由此开发出众多图案精美、色彩艳丽的棉纺织品,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从这个意义上说,黄道婆对棉纺织技艺的重大创新不但改变了中国上千年来以丝麻为主要衣料的传统,而且还催生出一个新兴的棉纺织产业。从此,中国人的穿着打扮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习俗也因此而改变。

吃水不忘打井人

上海豫园繁华中静立“跋织亭”

能解决老百姓温饱问题的年代,几乎就等同于盛世。因而,“衣被天下”的黄道婆担得起世世代代的尊敬和缅怀。利用黄道婆发明的设备和技术,苏南地区出产的棉布牢固美观,“粲然若写”,广受市场的欢迎。黄道婆去世后, 这里也迅速发展成为江南棉纺织业的核心区域。

乐东白沙河谷博物馆展出的崖州被。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清朝时期,有一首竹枝词这样写道:“乌泥泾庙祀黄婆,标布三林出数多。衣食我民真众母,千秋报赛奏弦歌。”因为感念黄道婆的恩德,松江乡民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为她立了专祠,按时奉祀。黄道婆祠也称黄母祠、先棉祠,但因为战乱等原因,黄母祠在历史上曾七建七毁。1991年5月,上海方面在征地扩大的上海植物园内重建黄母祠,并改称黄道婆纪念堂,于1993年12月竣工。

历史上的黄道婆墓,最初建于元代乌泥泾古镇(今上海华泾镇东湾村)。相比于黄母祠,黄道婆墓要冷落许多,因为不曾有过整修记载,因而也难以辨认。1936年8月,经上海市通志馆的勘察,最终辨认出黄道婆墓墓基。1957年,上海当地对黄道婆墓予以修复并加高坟台,添设石凳供桌,镌石立碑。2002年,在墓园的基础上,上海市徐汇区政府和华泾镇政府共同出资建设了黄道婆纪念馆,后于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黄道婆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技艺在纪念馆内有所展示。

明清时期,江南一带还有祭祀“先棉”的习俗,这也是因为纪念黄道婆而形成。清朝嘉庆年间,上海城内渡鹤楼西北小巷立有黄道婆的小庙;道光六年(1826年)时,知县徐乃大在县城西南半段泾李氏吾园内建造了一座先棉祠(原南市区),设黄道婆禅院。如今的上海豫园内,仍保留了清朝咸丰年间布业公所所修的跋织亭,这些地方都供奉黄道婆为始祖。

根据各种史料的记载,上海当地与黄道婆有关的祠、庙、堂、楼有十多处。此外,还有为纪念黄道婆而命名的街道,如先棉祠街(今黄浦区西起迎勋北路、东至河南南路),即因先棉祠得名。再如花衣街(今黄浦区小南门,新码头街至王家码头街),即因棉花行多聚于此而得名(棉花又称花衣)。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上海原棉商人在小南门外成立花农公所,由此成为上海主要的花衣市场和码头。由此可见,黄道婆“衣被天下”的美誉并非虚传。

本稿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金松)

本文地址:http://www.jiemengs.com/html/760a99885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華斯高 對 基斯奧馬

婴儿服装礼盒拆出40多根针 内幕曝光简直太意外了

希拉里秀夜店舞姿声援芬兰总理 内幕曝光简直太意外了

宝马女司机疑酒驾撞人拖行 交警怒斥 究竟是怎么回事?

世体:巴萨可能签下基米希 哈维去年多次和球员交谈

公园回应为抓怪鱼抽干湖水 背后真相实在让人惊愕

重庆一野猴抓伤多人 当地诱捕未果 背后真相实在让人惊愕

妻子被家暴欲离婚 丈夫反而索要20万 背后真相实在让人惊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