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流套餐名不符实,警惕商家的话术陷阱

百科2024-04-29 20:48:3573159
中评社北京11月17日电/据红网时评,免流名近年来,套餐移动通信业快速发展,符实网络流量成为用户选择通信套餐的警惕阱重要指标。于是商家术陷,有的免流名运营商推出“免流卡”等服务,宣称用户每月只需支付十几元,套餐就可“免流量”使用多款手机程序。符实然而,警惕阱有不少读者发现,商家术陷使用这类套餐后,免流名每月流量费用不仅没有下降,套餐甚至“见底更快了”。符实(11月15日《人民日报》)  所谓“话术陷阱”,警惕阱是商家术陷指商家或营销机构为诱导消费创造更多消费的需求,精心“编织”一套消费主义话语体系,让顾客不觉不知地深陷其中,不由自主地按下“立即购买”按钮。  以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的通信套餐“免流卡”为例,产品宣传海报上称,月租只要19元,套餐内100余款手机程序都可以“免流量”使用,套餐外流量则按照1元1G的标准收费。然而,再往下翻页面,点击“资费详情”4个小字便会发现,所谓“免流量”并非不消耗流量,也不是免收流量费用,而是指所涉及的100余款手机程序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专属流量”,一旦流量消耗超出限值,就会按照套餐外流量收费。  明明是有严格限制的“专属流量”,却在宣传中声称“免流量”,这难免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若免流量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商家或营销机构在宣传时,就应当在显着位置提醒消费者,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否则,涉嫌虚假宣传与价格欺诈。  电信企业凭借“话术陷阱”,进行虚假宣传,能来带来可观的营业收入。但企业要想长远发展,是通过拼产品拼服务拼质量,一点一点打造出来的。而“话术陷阱”打造出的所谓“免流量”,是“一锤子买卖”的功利短视行为,如此骗人营销手法,很快会被人们识破,注定不会走远。  实际上,对于这种行为,我们有充分的法律条款依据来惩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价格法》也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若违反的话,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相应条款,则会被处以相应罚款,情节严重的还会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名不符实的“免流”套餐,只凭媒体曝光,进行公开揭露的“软约束”还远远不够。职能监管部门要主动出击,积极介入,将记者的调查情况等作为执法线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对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不能总是让消费者“困在通信套餐‘话术陷阱’里”。
本文地址:http://www.jiemengs.com/html/333f99886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山东男篮客场95:105不敌四川队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跨界协同 一生一案 创新培育乡村振兴本土人才

青海巴塘:“高颜值”换来“高产值”

保安全 惠民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践观察

乌总统称至少还需7套“爱国者”防空系统

多些坚定自豪的“听我说”

夏日读书自清凉

聂春雷:衡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应该只看门诊的人次占比,还要看综合服务能力

友情链接